馆务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馆务动态
美国加州大学学者陈肃走进山骨讲堂开讲清代贵州科举考卷故事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1030下午,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山骨讲堂”座无虚席,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馆长陈肃应邀走进讲堂第八期,精彩讲授《清代科举考卷与贵州文化传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图书馆藏清代考卷及贵州籍进士考卷分析》。省政府副秘书长潘小林,省文史馆党组书记、副馆长王德玉,省文史馆黄万机、蒋南华、张祥光、陈奇、陈履安、蒙育民等二十余位馆员、特聘研究员出席;省档案馆、省图书馆、省博物馆、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相关领导和学者,《贵州日报》、《当代贵州》、《贵阳日报》、《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等媒体人士以及贵州清代进士后裔共80余人聆听了讲座。

陈肃馆长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图书馆简介、UCLA清代考卷特藏、贵州籍考生考卷分析、这批特藏的来源、贵州考卷的价值及意义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在北美123所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中,UCLA图书馆馆藏量名列第十位,其中UCLA东亚图书馆藏有海外收藏量最大的一批清代考卷500份。清朝共有112次文殿试,UCLA藏有其中63次考试的考卷。

陈肃馆长指出,这批考卷中贵州籍考生考卷有三大特色。首先是考卷类别多样,包括文进士考卷62份、武进士考卷1份、翰林馆选考卷1份、国子监肄业考卷1份、吏部选官考卷2份共计67份;这些考卷中文进士年龄最小的杨恩元17岁,最大的尹祖依46岁,武进士马正杨则取得了第二甲第二名的好成绩。其次是家族影响显著,如贵阳府何姓一族出现了“五代七翰林、一榜三进士”的壮观场景,贵阳府陈氏父子、赵氏堂兄弟,平越府王氏堂兄弟,都匀府陶氏兄弟等的考卷亦得同时展现。再次是实物证据丰富、完整,如清代名臣石赞清、李端的堂兄弟李端榘、黄彭年之子黄国瑾、沙滩文化创始人黎安理之重孙黎尹融等人的考卷都得以完好保存。

这批特藏,来源于UCLA 历史学系第一位华裔教授、收藏家韩玉珊先生。至于韩教授又是从哪里获得这些考卷的,陈肃馆长认为,它们最初应该是保存于内阁大库的档案,在历经清末“八千麻袋事件”后辗转流落四方,数易其手,最终到了教授手里,教授又将其捐赠给了UCLA东亚图书馆。幸运的是这批考卷至今品相完好,具有较高的史料文献和文物价值,它对于研究清廷内阁大库流出状况、清代殿试翰林考试的形制与内容、清代贵州社会、历史与文化、阶层的流动、文武进士的生平家世以及明清移民对贵州文化生态的影响等方面,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陈肃馆长希望有更多像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思纯先生这样的学者参加到研究贵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行列中来,让贵州优秀文化通过深入广泛的研究得以传承。同时希望通过这次讲座,找到这批考生的后裔,进一步收集他们先辈的相关资料,推动及丰富贵州地方文化研究。

讲授中,陈肃馆长一边说,一边用幻灯片展示考卷文档以及考卷的密封过程等生动场景,引发了现场听众的极大兴趣。互动交流环节,清代进士后裔和贵州文化研究学者纷纷了解和探讨考卷情况、进士生平事迹,部分专家还就贵州科举文化研究提出了良好的意见和建议。

开讲之前,清代末科进士熊范的嫡孙女熊易瑶向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和UCLA东亚图书馆赠送了她爷爷的传记,王德玉书记和陈肃馆长分别代表两个单位接受了捐赠。

本期“山骨讲堂”主讲嘉宾陈肃,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馆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先后获贵州大学哲学学士、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硕士及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图书馆信息学硕士。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图书馆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学术出版物包括《图书馆实用词汇 : 英汉/汉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藏基督教男青年会档案:中国年度报告:1896-1949及国际干事小传和会所小史》、《北美民国研究档案资源指要》、《北美藏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档案文献提要》,另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