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园先生是贵州近现代著名历史人物,贵州辛亥革命元勋。今年是周素园先生逝世五十五周年,贵州省文史研究馆与毕节市政府联合举办了“纪念周素园先生系列活动”,以此来纪念这位不能忘记的贵州先贤。
12月4日,纪念周素园先生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毕节学院举行。省文史馆馆长顾久,党组书记、副馆长王德玉,副馆长靖晓莉及毕节市委市政府领导张吉勇、陈昌旭、冉霞出席了启动仪式。会上宣读了副省长何力书面讲话,何力代表省政府向活动的举行表示祝贺,对周素园先生表示深切的缅怀。何力说,周素园先生是贵州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也是有影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和学者,是爱国统一战线的典范和贵州人民的骄傲。他矢志追求光明,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以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为家乡、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何力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宏伟目标,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在新时期的文化强国目标,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的文化,挖掘文化资源,强化文化名人的影响力,振奋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举办纪念周素园先生系列活动,就是要从贵州先贤们的身上,找寻扎根于贵州这片土地的精神资源,激发自信自强之心,坚定追求发展进步、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念,自觉把贵州精神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实践之中,为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传递正能量。
文史馆馆长顾久先生做了热情洋溢、感人肺腑的讲话,他说毕节文化厚重,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非常值得珍视和回忆。记忆化育民族风貌、文化化育民族风骨。省文史馆的使命就是保存贵州人民珍贵的记忆,让贵州人民保存应有的风貌和风骨。55年之前,周素园先生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光明,参与了辛亥革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为了人民的幸福,从毕节走到延安,成为省政府副省长。55年之后,贵州、毕节经济社会都取得了巨大成绩,相信周素园先生一定会为毕节今天的变化“泪飞顿作倾盆雨”。希望毕节人民继承昨天、奋斗今天、开创明天,为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作出更大更多新业绩。
启动仪式结束后,相关人员在毕节学院图书馆会议室召开了纪念周素园先生学术研讨会。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省文联主席顾久,省文史馆党组书记、副馆长王德玉,副馆长靖晓莉,毕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冉霞,毕节学院党委书记陈永祥出席研讨会。
会上,省文史馆馆员、特聘研究员就周素园的研究做了发言。省文史专家陈奇就其论文《周素园与儒家思想》发言。他说,周素园老先生修身立德、忧国忧民,治国、平天下,铸就了其正直与良心、志向与抱负;以及在民族危亡、当局腐败之际,探究新学,寻求真理,义无反顾地走上爱国主义、民主主义乃至共产主义道路。陈奇在论文中指出:周素园老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是科第“高门”,一生“执事敬,与人忠”;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疾苦,“忍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同时“修德学道”、“耿介自持”。
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厐思纯发言说,周素园是一位以才华出众、思想新锐、敢为人先而闻名黔中的政治人物。周老先生创办过贵州的第一张报纸《黔报》,鼓吹自治;随后参加革命,革命胜利,但个人又遭颠覆;之后在军阀纷争中,返回毕节;最后周老先生率领贵州抗日救国军的一部分队伍,跟随红军长征。厐思纯指出要深入研究周素园老先生的整个人生历程,以及对于贵州省的影响。
省文史专家刘毅翔在研讨会上讲到,周素园老先生的一生,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变革的缩影,又是近一、二百年毕节及贵州这块宝地孕育出来的典型。在纪念先贤周素园先生逝世五十五周年开展的活动,就应该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紧跟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树雄心、立壮志,发展毕节、振兴贵州、复兴中华。
省文史研究馆专家林建曾对当今周素园先生的研究状况和方向做了评述,提出当前对周素园先生的研究存在单一化和政治化,应该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将历史人物还原为一个生动的人,一个可亲可敬、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周素园研究大有可为。
会上,周素园的后人以及其他参会学者交流发言。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铭记周素园老先生一生所追求的进步和革命思想,弘扬周素园等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忘历史,从历史的记忆中汲取精神动力,推动今天、明天的进步,加快毕节试验区发展的脚步,书写毕节的新篇章。
研讨会结束后,顾久与周素园的后人代表孔庆凯一起为周素园塑像揭幕。省文史研究馆和毕节市人民政府分别向周素园塑像敬献了花篮。
12月15日,纪念周素园先生书画笔会、《贵州画卷·历史人物卷》作品展地区巡展以及毕节历史人物座谈会相继举行。来自省内20余为书画家与文史专家参加了活动,以不同形式缅怀周素园先生历史功绩,彰显周素园先生一生向往光明、心系国家乡邦的精神,隆重纪念这位贵州不能忘记的人。
开幕式
揭幕
书画笔会
历史人物卷开展
研讨会